儿童网 > 童话故事 > 红色故事 > 恽代英简介:不凡少年

恽代英简介:不凡少年

2021年06月23日 12:42:09佚名红色故事
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15年,进入中华大学学习。1920年春,恽代英到北京,与李大钊、邓中夏等建立了联系,开始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恽代英简介:不凡少年》是一篇红色故事,由9gexing.com整理发布,希望大家会喜欢。

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15年,进入中华大学学习。1920年春,恽代英到北京,与李大钊、邓中夏等建立了联系,开始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底,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与邓中夏等一起创办和主编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半月刊。为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呕心沥血,精心编辑,亲自撰写并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篇通讯,使《中国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主张、揭露和批判国民党右派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年们最喜爱的进步刊物,培养和影响了一代青年。1928年6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4月29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时年36岁。

恽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世家,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二。恽代英从小聪颖伶俐,勤奋好学,文才出众,疾恶如仇,深得父母和街坊邻居的钟爱。

恽代英自幼勤奋好学,在私塾里是首屈一指的好学生。他的文章写得极好,私塾先生常以他的文章做范文,读给学生们听,同学们都很羡慕他。称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1909年,恽代英14岁,他的在老河口盐务局任职,小代英随父母从武昌迁居老河口,全家居住在仁义街一座临街普通的四合院内。此时,他的私塾还没有读完,到了老河口后,才发现这里没有合适的学校,恽代英为此非常着急。

一天,父亲对他说:“没有合适的学校,我也没有办法,你先等等吧。”

恽代英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怎么能等呢?”

父亲说问:“那你有什么办法?”

恽代英说:“我要自学!只求爸爸给些钱,我要买些书。”

父亲同意了他的要求。恽代英买了许多书,开始在家里自学。他每天早起晚睡,孜孜不倦地学习。在老河口的一年多,恽代英虽然没有进学校,却自学了许多知识。在父母指导下,恽代英阅读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战国策》、《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他边读书边做笔记,有些书的重要段落,他都能熟记于心。经常在这些书中吮吸着“修身、立志”的思想。后来,他又读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受到了西洋新学和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开始突破封建社会士人修身立志的樊笼。

在老河口,少年恽代英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种种灾难和屈辱。那时老河口仁义街洋人很多,英国、挪威等国在这里办了几处教堂,还开办了医院。虽说医院也给平民治病,但是和洋人是有区别的。一次,恽代英的伙伴也就是隔壁邻居的孩子不慎摔倒小腿骨折,痛得头上直冒汗。恽代英背起伙伴同他父母一起奔向医院,好不容易排队轮到他们了,突然来了一个洋人,硬是抢先医治了。恽代英上前与他们理论。那个洋人和医生都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对他说:“难道你不知道外国人优先吗?再说这医院是我们开的,能给中国人看病已经很不错了。”

这件事对恽代英触动很大,外国人为何如此蛮横不讲道理,还是少年的他想不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恽代英思想渐渐成熟,他认为:中国要强盛,仅靠变法不行,必须要推翻腐败的清王朝,赶走外国殖民,实行一次彻底的民主革命。恽代英虽不赞同戊戌变法,但十分敬佩谭嗣同为国献身的精神,经常在书房和院内吟诵谭嗣同在狱中写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以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立志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1913年,恽代英随父母回到武昌,结束了他在老河口四年的生活。1915年夏天,恽代英高高兴兴地对父亲说:“爸爸,武汉中华大学文学系要招生了,我要去报考!”父亲见恽代英读书心切,就满口答应了。

到了武汉,恽代英参加了考试,果然被录取了。恽代英在中文系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业长进很快。他不但文思泉涌,而且有雄辩的口才,很快受到了师生们的重视。

第二年,袁世凯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妄图灭亡中国的条约——“二十一条”。消息传来,校园中沸腾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如火山爆发,纷纷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恽代英成了学校的中心人物。他满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充分发挥他善写善讲的天才,组织团体、撰写文章、出版刊物、宣传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他像一个旗手,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呐喊呼号,成为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恽代英在《文明与道德》一文中指出:随着文明的进化,统治社会的神权、君权,应该让位给民权、人权。在震撼全国的“五四”运动中,恽代英更加热血沸腾。这时候,他已从中华大学中文系毕业,因为成绩优秀,被分配到中华大学附中任教务主任。“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恽代英异常激动。他召集学生上街演讲。宣传“五四”爱国精神,旨在揭露北洋军阀的卖国罪行,以唤起国民的觉醒。

面对军警的镇压,有些教师劝他说:“代英,你这样做太危险了,随时有被捕的可能。我们是不是采取一些比较温和的办法呢?”恽代英听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挽救民族危亡,重要之事在于唤起民众。使那些卖国者的罪行大白于天下,使工商界及平民为爱国家而奋斗。

在—次师生大会上,恽代英走上讲台,滔滔不断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说:“同学们,我不愿大家不说爱国的话,因为不说是心死了。我不愿大家只说不做,因为这是无真心胆气的表现。我不愿意大家不趋于极端,因为不如此,便没有真感情、真知识。我不愿意听许多不冷不热的折中论,因为那是不求甚解的心理表现!”

恽代英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广大师生。在他的带功下、武汉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并且起草丁“宣言书”。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大大地激怒了反动当局,他们立刻派军警出来镇压。恽代英毫不畏惧,奋勇当先。他大声疾呼:“为国家虽死伤,亦所甘心!”

反动当局迫于革命群众的压力,只得退让。广大师生庆贺革命行动的胜利,恽代英更加斗志昂扬。他说:“前边的路还长,我们的斗争无穷期!”

想查看更多红色故事,请访问:红色故事

本文标题:恽代英简介:不凡少年

本文地址:https://www.9gexing.com/hongse/84186.html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