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2021年05月28日 23:06:57佚名历史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

《孔子周游列国》在线听

《孔子周游列国》是一篇历史故事,由9gexing.com整理发布,希望大家会喜欢。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学者,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人。

孔子的先世本是宋国贵族,在宋国的内乱中,孔氏受到迫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逃至鲁国。至孔子之父叔梁纥做了鲁国陬邑大夫,孔子就生于此。

据说他小时候很爱学礼节,爱读书,时常模仿大人们祭天祭祖的礼仪。

17岁时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同父亲合葬在一起。从此,更加发奋读书。没过几年,他的才学便远近闻名。

他在外荡游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受到各国国君的冷遇,屡次碰壁,历尽坎坷,始终没有人重视他的主张,没人使用他。他最后还是回到了鲁国,时年68岁。他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复礼”,但他绝不主张简单地恢复周礼,而主张采择各代制度之长。一次弟子颜渊问他如何治国,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殷代的车子、周人的礼帽、虞舜的音乐。由于他对西周文化的推崇,使他在政治上表现出保守倾向。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有不少避世的隐者劝谕他遁世归隐,孔子慨叹道:“人是不可与鸟兽为群的,如果不与人群为伍那怎么能行呢?假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这样参与改变社会了。”

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但这却促成了他在整理古代文献和教育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孔子一生学无常师,先后向多人求学,所以学问渊博,并首开私人聚徒讲学之风。他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学生,据说他门下弟子3000人,贤人72名,最著名的学生有颜渊、曾皙、子路等。他在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上,有很多地方可供后世借鉴,如注意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等。还有“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类的论述,至今仍有一定意义。

他还整理了《易》《礼》《乐》《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撰写的《春秋》进行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间发生的大事。《尚书》是我国一部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其中有不少民间歌谣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存《论语》一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话的记录,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播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自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圣人。

想查看更多历史故事,请访问:历史故事

本文标题: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s://www.9gexing.com/lishi/13734.html

你可能喜欢

推荐阅读